关注我们

扫码关注我们

了解更多信息

首页 > 资源中心 > 干货文章 > 非编码RNA调控概述

非编码RNA调控概述

2023.11.08 浏览量 来源:汉恒生物

在上一系列的干货分享中,我们介绍了细胞培养相关知识。接下来,我们将目光聚焦 “非编码RNA”,开启一个新的篇章。本系列将为大家介绍不同类型非编码RNA, 包括lncRNA、circRNA和miRNA,并详细介绍它们的功能及调控相关知识。

非编码RNA调控概述

一、非编码RNA定义及分类

非编码RNA ( ncRNA )是一种不翻译成蛋白质的功能性RNA分子。表达功能性非编码RNA的DNA序列通常称为RNA基因。在20世纪50年代,科学家就发现了基因表达中的重要非编码RNA,即核糖体RNA(rRNA)和转运RNA(tRNA)。在之后的几十年里,人们对包含tRNA、rRNA 、以及snoRNA、snRNA等这些经典的非编码RNA进行了深入研究。因其在所有细胞类型中大量且普遍表达,并为生物体提供基本功能,它们可被认为是“组成型”非编码RNA。高通量测序技术和计算平台的快速发展加速了非编码RNA的发现。目前已发现了多种非编码RNA,根据其在生物学中的作用,可将其分为管家型非编码RNA和调控型非编码RNA。

非编码RNA的分类

图1. 非编码RNA的分类

表1. 不同非编码RNA平均核苷酸长度和已知功能

不同非编码RNA平均核苷酸长度和已知功能

二、非编码RNA的功能及作用机制

在这些非编码RNA中,研究最火热且研究比较深入的是lncRNA、circRNA及miRNA。下面简单概述一下它们的作用及作用机制。

1. miRNA

MicroRNA (miRNA) 是一类短的内源性非编码 RNA,可通过翻译抑制或降解mRNA的方式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效果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,miRNA作为一种调控元件在各种生物体的调节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包括细胞分化和发育、新陈代谢、增殖、细胞凋亡、病毒感染和肿瘤发生等。

2. miRNA的主要作用机制可分为两大类:

a. mRNA的降解:miRNA与mRNA 的开放阅读框区域结合,形成双链结构导致mRNA被降解。

b. mRNA的翻译抑制:miRNA与mRNA的3’UTR 区域结合(允许部分错配),抑制mRNA的转录后翻译。

此外,在其它mRNA区域(包括 5' UTR 和编码序列)以及启动子区域中也检测到了miRNA 结合位点。有文献报道,miRNA与5' UTR和编码区的结合可抑制基因的表达,而与启动子区域的相互作用可诱导转录。

3. circRNA

circRNAs(环状 RNA)是一种单链、共价封闭的 RNA 分子,在从病毒到哺乳动物的各种物种中均有发现。目前,科学家在circRNAs的生物发生、调控、定位、降解和修饰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。

研究发现circRNAs可作为转录调节因子、microRNA海绵和蛋白质支架发挥生物学功能,其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类:

a. 调控基因转录: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在转录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。

b. microRNA海绵:作为miRNA的内源性结合RNA,起到miRNA海绵作用,进而间接调控miRNA下游靶基因的表达。

c. 蛋白质支架:与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结合,发挥抑制蛋白质活性、募集蛋白质复合体的组分或调控蛋白质活性等功能。

4. lncRNA

lncRNA是由 RNA 聚合酶转录的大于200 nt的RNA,具有保守的二级结构,大部分不编码蛋白质。研究表明lncRNAs 参与多种生物过程,包括多能干细胞的重编程、致癌进展和细胞周期调控等。lncRNA可通过与 DNA、RNA 和蛋白质相互作用,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功能以及邻近和远处基因的转录,并影响 RNA 剪接、稳定性和翻译。

lncRNA的主要作用机制可分为四大类:

a. 信号(signal):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刺激条件和信号通路下,lncRNA 将会被特异性地转录,并作为信号传导分子参与特殊信号通路的传导。

b. 诱饵(decoy):这一类 lncRNA 被转录后,它能与 DNA 结合蛋白(如转录因子)结合,从而阻断该蛋白分子的作用,进 而对下游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。

c. 引导(guide):这一类lncRNA 与蛋白结合(通常是转录因子),然后将蛋白复合物定位到特定的 DNA 序列上起到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。

d. 支架(scaffold):lncRNA起到一个“中心平台”的作用,使两个或多个蛋白结合在这个 lncRNA 分子上形成复合物。在细胞中,当多条信号通路同时被激活,这些下游的效应分子可以结合到同一条 lncRNA 分子上,实现不同信号通路之间的信息交汇和整合。

此外,关于非编码RNAs的研究新热点还有tRFs(tRNA-Derived Fragments)和piRNA(piwi-interacting RNA)等。tRFs是tRNA衍生的小RNA,长度小于40nt。tRFs具有抑制基因表达、调节细胞凋亡等功能。有文献报道,在包括实体癌和淋巴恶性肿瘤在内的多种主要癌症类型中,都存在tRFs表达失调的情况。然而,这些分子的确切分子作用尚不完全清楚,这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。piRNA是一种长度约为24-31nt的非编码RNA,它们通常与PIWI 蛋白结合,形成称为 piRNA 诱导沉默复合体的效应复合体,通过转录或转录后机制抑制转座子,维持种系基因组的完整性。关于它们的其它相关知识在本系列干货文章中就不再详细介绍了。

三、非编码RNA研究常用数据库

在对非编码RNA进行研究的过程中,数据库是不可或缺的工具,下面简单分享几个非编码RNA研究中经常用到的数据库。

表2. 非编码RNA常用数据库

非编码RNA常用数据库

接下来的几期内容我们将陆续深入介绍lncRNA、circRNA和miRNA的功能及调控相关知识,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内容。

参考文献

[1]. Chen Y C A, Aravin A A. Non-coding RNAs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[J]. Curre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, 2015, 1: 10-18.

[2]. Hombach S, Kretz M. Non-coding RNAs: classification, biology and functioning[J]. Non-coding RNAs in colorectal cancer, 2016: 3-17.

[3]. Anastasiadou E, Jacob L S, Slack F J. Non-coding RNA networks in cancer[J]. Nature Reviews Cancer, 2018, 18(1): 5-18.

[4]. Mattick J S, Makunin I V. Non-coding RNA[J]. Human molecular genetics, 2006, 15(suppl_1): R17-R29.

[5]. Cai Y, Yu X, Hu S, et al. A brief review on the mechanisms of miRNA regulation[J]. Genomics, proteomics & bioinformatics, 2009, 7(4): 147-154.

[6]. Huang A, Zheng H, Wu Z, et al. Circular RNA-protein interactions: functions, mechanisms, and identification[J]. Theranostics, 2020, 10(8): 3503.

[7]. Marchese F P, Raimondi I, Huarte M. The multidimensional mechanisms of long noncoding RNA function[J]. Genome biology, 2017, 18: 1-13.

[8]. Coding and Non-Coding RNA.https://www.bio-rad.com/en-us/applications-technologies/coding-non-coding-rna?ID=Q1070M70KWE7.

[9]. Pekarsky Y, Balatti V, Croce C M. tRNA-derived fragments (tRFs) in cancer[J]. Journal of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, 2023, 17(1): 47-54.

[10]. Iwasaki Y W, Siomi M C, Siomi H. PIWI-interacting RNA: its biogenesis and functions[J]. Annual review of biochemistry, 2015, 84: 405-433.

[11]. Duursma A M, Kedde M, Schrier M, et al. miR-148 targets human DNMT3b protein coding region[J]. Rna, 2008, 14(5): 872-877.

[12]. Stroynowska-Czerwinska A, Fiszer A, Krzyzosiak W J. The panorama of miRNA-mediated mechanisms in mammalian cells[J].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, 2014, 71: 2253-2270.

推荐焦点
RECOMMENDED FOCUS